佛学知识篇
    您当前的位置:
  1. 首页
  2. »
  3. 佛学大全
  4. »
  5. 佛学知识篇
  6. »
  7. 五十个佛教名词及常识浅释

五十个佛教名词及常识浅释

图片


 五十个佛教名词及常识浅释

1.【三世】:指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统指一切时间。
2.【三施】: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。
3.【三慧】:闻慧、思慧、修慧。(为证入解脱境界所必须具备的三种宗教智慧。分别是由听闻、思维、修禅定所形成的。)
4.【三毒】:贪、嗔、痴。(指一切痛苦的根源----贪为恶鬼之源,嗔为地狱之源,痴为畜生之源。)
5.【三皈依】:也作皈依三宝。一皈依佛,二皈依法,三皈依僧。(也可说为皈依:觉、正、净。一皈依觉,觉而不迷;二皈依正,正而不邪;三皈依净,净而不染。)
6.【三宝】:在佛教中,称“佛、法、僧”为三宝。
7.【三善道】:佛教认为六道中,天道、阿修罗道、人道为三善道。
8.【三恶道】:佛教认为六道中,畜生道、饿鬼道、地狱道为三恶道。
9.【三学】:戒、定、慧。(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。)
10.【三法印】:诸行无常、诸法无我、涅槃寂静。
11.【西方三圣】:又称阿弥陀三尊。中间是阿弥陀佛,左边观世音菩萨,右边大势至菩萨。(此处的左和右是按照阿弥陀佛的左手边和右手边。)
12.【三世诸佛】:即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等三世的一切诸佛。又作一切诸佛、十方佛、三世佛。一般以燃灯佛代表过去诸佛,释迦摩尼佛代表现在诸佛,弥勒尊佛代表未来诸佛。
13.【三界】: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。
14.【三业】:身业、口业、意业。(1.身之孽业:杀、盗、淫;2.口之孽业: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琦语;3.意之孽业:贪、瞋、痴。)
15.【三神】:法身、化身、报身。
16.【四圣谛】:苦、集、灭、道。(释迦牟尼佛体悟的苦、集、灭、道四条人生真理,四谛告诉人们人生的本质是苦,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、消除苦的方法和到达涅槃的最终目的。)
17.【四大】:佛教所讲的四大是指“地、水、火、凤”的四大物质因素。
18.【四圣道】:即声闻道、缘觉道、菩萨道、佛道。
19.【四无量心】:慈无量心、悲无量心、喜无量心、舌无量心。(佛教四种广大的利他心。即为令无量众生离苦得乐,而起的四种心,又称四无量、四等心、四等、四梵住、四梵行、无量心解脱。)
20.【佛学四德】:常、乐、我、净。(指大涅槃的果德,又称涅槃四德。)
21.【四弘誓愿】: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
22.【四念住】:又称四念处。一、身念处,观身不净;二、受念处,观受是苦;三、心念处,观心无常;四、法念处,观法无我。(指四个安顿心念得处所,又称为四念处观。)
23.【四大菩萨】:文殊菩萨、观世音菩萨、普贤菩萨、地藏菩萨。
24.【四种觉】:始觉、相似觉、随分觉、究竟觉。
25.【五毒心】: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。(这五种心会使我们造作恶业,就像毒药会妨碍我们修行,故称为五毒。)
26.【五行】: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。(是中国自古以来道学的一种系统观,五行的意义保函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。)
27.【五欲】:佛教中指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等五种欲望。
28.【五蕴】:色蕴、受蕴、想蕴、行蕴、识蕴五种。
29.【五浊】:劫浊、众生浊、命浊、烦恼浊、见浊。
30.【五力】:信力、进力、念力、定力、慧力。
31.【六度】:布施菠萝蜜、持戒菠萝蜜、忍辱菠萝蜜、精进菠萝蜜、禅定菠萝蜜、般若。(就是六个从烦恼此岸到觉悟彼岸的方法。)
32.【六尘】:佛教中指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等六种境界。
33.【六根】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(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者认识能力。眼是视根,耳是听根,鼻是嗅根,舌是味根,身是触根,意是念虑之根。)
34.【六触】:指眼触、耳触、鼻触、舌触、身触、意触等六种作用。
35.【六识】: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。(其与六根、六尘,合称为十八界。)
36.【六通】:佛教名字,指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、神足通、漏尽通。
37.【六道】:天道、阿修罗道、人道、畜生道、饿鬼道、地狱道。
38.【八苦】: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爱别离苦、怨憎会苦、求不得苦、五取蕴苦(佛教称人生八苦)
39.【十法界】:地狱法界、恶鬼法界、畜生法界、阿修罗法界、人法界、天法界、声闻法界、缘觉法界、菩萨法界和佛法界。(佛教术语,将佛和众生分为十大法界。分别是前六项称为六凡,后四项称为四圣,合称为六凡四圣。)
40.【十善业】:一、不杀生;二、不偷盗;三、不邪淫;四、不恶口;五、不两舌;六、不妄语;七、不绮语;八、不贪;九、不瞋;十、不痴。或称十善业道。
 
41.【如来十号】:佛有十种名号,即应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、世尊。
42.【十大行愿】:1.礼敬诸佛;2.称赞如来;3广修供养;4.忏悔业障;5.随喜功德;6.法物常转;7.请佛住世;8.常随佛学;9.恒顺众生;10.普皆回向。
43.【十二因缘】:1.无明;2.行;3.识;4.名色;5.六入;6触;7.受;8.爱;9.取;10.有;11.生;12.老死。(也称十二缘起支,佛教重要基础理论之一,是释迦摩尼佛陀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,其指从“无明”到“老死”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。)
44.【执著】:我执、他执、法执。
45.【信愿行】:净土法门之宗要。
46.【带业往生】:修行改变之后,带业往生讲的是这个人曾经造过业障,或者犯过罪。现在修行忏悔罪业,还有留下的业障痕迹,是一些很轻的业,而不是带着重业往生。带业往生带的是你过去的已经抹去的旧业的痕迹,不是带新业,如果带新业能够到天上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话,那就是乱因果。
47.【无我】:无我,就是没有我自己。无我有两种:人无我、法无法。
48.【念佛的四种方法】:持名、观像、观想、实相。
 1.持名:念佛的时候先要持名,在念经之前,一定要先讲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如何如何。
2.观想:看着观世音菩萨的像念经,心里会纯洁。
3.观想:脑子里观想观世音菩萨,但是观想很难,刚开始学佛念经的人,稍不留神很容易走火入魔。
4.实相:实实在在看到的东西,也就是实实在在的,我不想任何东西,看到什么就是什么,什么 都不往脑子想。实相的意思就是自然的,不往心里去的东西,不要用心去执著地想,我要看到观世音菩萨。
49.【五种观想法】:一、不净观;二、慈悲观;三、因缘观;四界分别观;五、数息观。
50.【正法、像法、末法】:佛虽然已不在这世间了,但是佛的法运还没有结束。释迦摩尼佛的法运是一万二千年,从佛入灭算起,佛灭度第一个“一千年”是“正法”;第二个“一千年”是“像法”;第三个一千年以后,共有一万年的时间叫“末法”。现在是属于末法时期的第一个一千年,往后还有九千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