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法眼藏篇

如何理解“一门深入”?


       净慧法师,祖籍湖北新洲,生于1933年。1951年十八岁时到广东云门寺受比丘戒,得以亲侍中国现代禅门泰斗释虚云法师。因敏悟过人,深受器重。改革开放后,先后任《法音》杂志主编,柏林寺、四祖寺和玉泉寺方丈。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、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。法师提倡以“觉悟人生、奉献人生”为宗旨的生活禅,主张“在生活中修行,在修行中生活”,举办“生活禅夏令营”等,使无数学人走进禅、了解禅,受用禅的智慧、禅的清凉、禅的慈悲、禅的洒脱。


        问:如何理解“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”?它和“深入经藏,智慧如海”的矛盾怎么解决?禅净双修和显密双修,我也不太理解,请您开示。在实际修行过程中要怎么去把握?


       老和尚答:不要把“一门深入”和“深入经藏”对立起来。初学佛的时候,按照佛法的通途,先要广览教法,树立正见,为一门深入打下基础。


        如果你只有对某一个法门的一点点的知识,很容易长邪见长无明。比如说有的人觉得: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该多好,怎么还跑到异类中去,那不是堕落了吗?他会排斥禅宗,不明白那是最高的修行境界。“深入经藏,智慧如海”,能够帮助我们一门深入,所以不要对立起来。


        禅净双修、显密双修这些说法,都是禅宗、净土、显教、密教出现以后,才提出来调和性的说法,希望禅净不要对立,显密不要对立,各个宗派之间不要对立。


       真正进入到修的境界,确确实实要一门深入,不能双修。所谓的双修,可以理解为以一门为主,其他的作为辅助。第二种是分阶段来修。比如说先参禅悟了道,再一心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,先修禅后修净,从一个人来讲还是双修。


        那么同时修的可能性存不存在呢?也存在。寺院里边上早晚课,禅净显密的内容都有。但是到了禅堂,到了念佛堂,就不是那回事了。到了念佛堂就一心念阿弥陀佛,到了禅堂就好好参话头。既不要把这些东西混同起来,也不要截然地对立起来。作为修行,真正打好了基础的人,还是一门深入为好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——前中佛协副会长,净慧长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