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邪显正

静波法师谈假冒僧人问题


       静波法师俗名张树义,出生于1963年。黑龙江省肇源县人氏 哈尔滨极乐寺住持。1986年3月到哈尔滨极乐寺出家,礼上 “慈” 下 “法”法师剃度 1988年9月考入中国佛学院;1992年毕业后攻读研究生,主攻三论宗,导师刘峰老师;1995年毕业,获得佛学硕士学位,留校任教。1993年当选哈尔滨市佛教协会第二届常务理事。1996年当选黑龙江省佛教协会四届会长。2001年当选黑龙江省佛教协会五届会长。2002年当选省,市政协常务委员,哈尔滨市人大代表。 2002年8月1日出任哈尔滨极乐寺住持,极乐寺佛学院院长。 2003年12月29日当选哈尔滨市佛教协会会长。



一、僧 宝


     “僧”,是梵语“僧伽耶(samgha)”的简称,直译为和合众,在这里是指奉行佛法,和合共住、弘法修行的出家僧团。其特质有二,即“理和”与“事和”。理和,指大家所断除的烦恼、所证得的真理,都是相同不二的。事和,指身、口、意三业在事相上共同遵守六项规则(六和敬),不相违背,是建立僧团的基础。


      理和,就是道理都一样,都要解脱,都要自在,没有问题,这是要注意的。事和就是世俗谛,理就是真谛,真谛的理和世俗谛的事要圆融。我们今天很多时候,说事的时候跟理违背,说理的时候跟现实违背,这都是错的。理事圆融,真俗二谛相济相融。


       我们现在的很多人恐怕已经很麻木了,已经不知道六和敬的内容了。六和敬的内容是:


      1.见和同解


      在认识上,在思想上,要建立共识;这是思想的统一。就是要共同认识无常、无我、解脱三法印!这是印证佛陀正法的标准。所以任何人讲的佛法,如果不符合三法印,对不起,不是佛法!今天,我们的出家人、在家居士,必须要认识到见和同解,知见、思想、认识一定要统一。否则,迷失了佛教信仰的方式!而末法时代,往往真假难辨!


       2.戒和同修


      在规范上,人人平等;这是法制、规矩的平等。就是你是大和尚,你得遵守法律,遵守戒律,例外不行;你是小和尚,也得遵守法律,遵守戒律,如果强加你几条,也不行,大家都一样。如果大家都一样,大家就觉得平等。在家的居士和出家人之间也有平等的内容,比如说守法,都一样。不能因为我是出家人,就高高在上,在法律之外行事;你是在家的佛教徒,可以超越法律,不行!我们都有共同点,都要遵守三皈依,这个必须如此。


      我们听说一个所谓的“出家人”供鬼,百思不得其解。我问他:“你给我一个理由,如果你能说服我,那从此以后没人管你。”你凭什么?没有理由。出家人应该干什么,你就应该干什么;更有甚者,拿着刀片给人割舌头,治疗各种疾病……就在哈尔滨的一座尚未批准的寺院,割一个一千块,人们排着队去割舌头。我问那个寺院:“你凭什么让他这么干?”“那是高僧大德啊!”“高僧大德能干这样的事吗?”但是,那儿热闹啊,比这里热闹。因为每个人都害怕有病,都怕得癌症,都怕得心脑血管病,所以就排队割舌头,就花一千块钱呗,这比上医院住院便宜啊!


      我们是干什么的?我们的尊严在哪里?所以我们思想上要统一,纪律上要统一。不统一怎么行呢?我们今天不仅仅说,需要有内容,需要行动!不该你干的事不要干哪!人家身体有病,那就让人家上医院去看病;心理有病,我们能去给人家排解就去排解,排解不了不要勉强。虽然佛法圆满,但是还得是有缘人,如果是没有缘的人,佛法没法圆满,因为他不信,没有信心,所以没有办法改变他。


      3.利和同均


      在经济上要均衡分配;这是经济的均衡。当然不是绝对。但是,我依然说,社会讲按劳分配,寺院也是一样。寺院里的执事就要比清众多得一点衣单费,为什么?那是对他发心担当责任的肯定和鼓励。要不然,执事和清众都一样,违背了世俗的规则!所以有时候佛性也要和人性统一。在管理寺院的时候,曾经试图要绝对平均,但是不行!因为自觉需要因缘。所谓的平等,不能说没有一点点差异,相反有一点差异恰好证明了平等。而每个人的外在的差异,恰恰说明了心理的平等,这才是至关重要的!干多干少一个样,干好干坏一个样,不行!所以有一点点差异是必要的,是对人的能力、知识的一种尊重。如果有能力的人和没有能力的人一样,那也不行。但是,我们不会欺侮那些个所谓的没有能力的人,因为所有的人都有一样的尊严。


     4.意和同悦


      在精神上,志同道合;这是心意的开展。就是想法上要一致,志同道合。想什么?想解脱,想自在。你如果不想解脱,不想自在,那就违背了佛教的终极目的。你想发财,那不是佛教徒,也只是过程。当然,佛教也不会拒绝发财!大家不要认为,佛教吃素,不主张努力、不主张追求、不主张发财。其实在家佛教徒可以发财,但是发财要守法,要有社会公徳……因为发财之后可以有更多的能力去帮助社会,帮助需要帮助的人,所以在家的佛教徒也可以发财,不是否定。


      意和同悦,这是我们想法上的一种开展,这个开展是有用的,因为佛教徒超越生与死,都要解脱嘛!世间任何一种快乐,都是无常的!佛教的解脱是永衡的快乐!所谓: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;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!


      5.口和无诤


      在言语上,和谐无诤;这是语言的亲切。有了共识,大家就不可能发生争论。但是,如果没有共识,那么我们会提倡:大家要学佛,不要偏离目标。如果你不去学佛,那么你就跟信仰平台寺院的宗旨背道而驰,跟我们的信仰背道而驰。学佛不是说死了解脱了,是活着就在培养解脱,往生不是往死,大家要记住!


     在语言上,大家不要争论,这在《金刚经》里叫无诤三昧。什么叫无诤?当然,除了发心度人的广学多闻,还有为了维护佛法正见,或者彼此受益的辩论……我们现在往往是不懂,或者是借口在不务正业……理论上:在真谛上不能争,在世俗谛上也没有必要争,因为世俗谛上大家千差万别,真谛上都是平等的。所以,如果你执著世俗谛永远永恒、有自性,那就是轮回;如果你停留在真谛上,那你就没有下手处,就是空中楼阁,画饼充饥,也没有说服力,所以佛教讲“二谛融通三昧印”。二谛融通,真谛在俗谛上完成,俗谛是真谛的根,它们两者之间是不二平等的,那就是等持。等持就是三昧。所以我们要感谢人生的顺境,感谢人生的逆境,感谢污泥浊水,否则不会有莲花的生成。莲花长在污泥浊水中,这就是告诉我们要去转化。这个转化的过程就是我们心里的改变,不改变是不可能解脱自在的,是不可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甚至成佛的。


      6.身和同住


      在我们共同的行为上,不侵犯别人,不伤害别人;这是彼此相处的和乐。


      在行为上,大家要共同遵守法律,遵守社会公德,遵守三皈依,一举一动要考虑有没有影响别人。这样,整个社会就会和谐。


二、六个标准


     同时,告诉大家:真、假僧人是有差异的,差异在哪里?差异就在六个标准上。这六个标准是: 



(1)独身。一定是独身,没有家,要不然你怎么能理直气壮啊?在家人,你可能人格很完美、道德很高尚、知识很渊博,我们很多人可能比不上你,但是你有家,有家就有分心,有家就分神,有家就有挂碍!三世诸佛皆以出家法而得成就菩提!


(2)要住在合法寺院里(省政府最终批准的)。你合法寺院不住,分明是不遵守法律!不到合法寺院去搞活动,无论有任何借口,不能视为正法!

最近,有人经常给我打电话,要求佛教协会审批新寺院。错了!佛教协会没有这个权利,这个权利在政府那里。佛教协会只有审批寺院最初申请的权利和认定僧人、住持的权力。建寺院最初的申请是这样的:因为信教群众有需要,而且这个需要是准确、合理的,不是借教敛财的商业化行为,那么由佛教协会提出申请,然后那个僧人要去认定,不认定不行。建寺院要有土地、资金、出家人三要素。


(3)要吃素。吃素表现的是慈悲,僧人要吃素!你说你慈悲,为什么不能吃素呢?不要寻找任何借口!


(4)要穿僧装。出家衣服要穿,这是标志,表明我就是这样的身份。但这不是唯一,外边佛殿有很多卖僧服的。


现在假的比真的还多,非常可怕。当我说这话时,别人会不舒服,但事实存在,谁也没有办法,因为没有人管。谁来管?不知道,只有大家提高警惕,管好自己。


(5)要被省级宗教团体(就是省佛教协会)僧人最终资格认定。没有认定的僧人,不是真僧人。你没有经过认定,怎么能是出家人呢?认定,住在合法的寺院里,具备资格,在正式的场合受过三坛大戒,那才可以称为出家人。但是现在很复杂,非常复杂。


双城一位法师曾经给我打电话说,有一个双城的信徒,到极乐寺前面的佛店里去请佛像,店老板说:“师父,给它开光。”于是一个秃子从里屋出来了,把他弄到后屋去,就给他开光。开光之后,把他身上所有的钱都拿走了,并且告诉他:“我是极乐寺的僧人。”于是信徒回去找这位法师,这位法师就给我打电话:“法师!你们极乐寺的僧人怎么这样呢?怎么把人身上的钱全搜走了?”我说:“那是假借极乐寺的假货!真的敢这样做和说吗?” 


(6)需省宗教事务局最终备案。所有省佛教协会僧人资格认定发证的合格僧人,都要经过省宗教局备案完成!且可以网上查询!只是更多的人不知道这些规则,所以往往把假冒僧人、假喇嘛违法、缺徳、犯戒的事儿算到真僧人、真喇嘛头上!


     现在很多借教敛财,或更假以佛教进一步别有用心的人,都打着我或者是极乐寺出家人的招牌迷惑别人。我们通过很多事实推断,一定有一个地下极乐寺的活动组织,从佛托到假僧人组团忽悠,应该是一个产业链条……如果确实是我寺院的或者是我本人,我应该面对,敢于负责。必须给大家说清楚,现在整个社会假冒伪劣(包括假冒僧人、假经书、假寺院……)盛行,这就得靠大家有智慧,能够辨别真伪、正邪,如果你没有智慧,那么你就上当受骗。冒充军人、警察犯法有成本!好像冒充僧人没什么事!


      这些标准不断地在提,因为信息不对称,总有人蒙在鼓里,还是那句话:听骗不听劝,听邪不听正……


三、为什么把见和当作第一?


     和尚,以和为尚,故名和尚。“和尚”应该这样去理解。如果认为和尚就是光头的,就是到处化缘的,那就错了。和尚应当以和为尚,以什么样的“和”为尚呢?以六种和为尚,即见和同解、戒和同修、利和同均、意和同悦、口和无诤、身和同住。


      在这个六和中,原来经常讲“身、口、意、戒、见、利”,那是不合适的。这里为什么把“见和”放在第一位呢?因为如果一个人的思想、认识跟佛法不相应,那么这个人不是佛教徒,所以方向要把握。见和同解,共同来解脱,思想高度统一,如果你的见解是错的,信仰就不正确,无论怎样自以为是也没有说服力。八正道的第一个是“正见”,对佛法的见解一定要准确!如果不准确,就不是真信佛!


     “戒和”放到第二是什么原因?就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要符合无常、无我、解脱三法印。如果不符合这三法印,不是佛法,你信的信仰也不是正信。所以印光大师在他的文钞里引用佛经的话说:“宁可破戒,不可破见。”戒,你都可以破,但你的知见绝对不能破。戒律能破吗?不可以!尤其是三皈依这条戒,大家绝对不可以破。


     一直以来,我们学佛就迷迷糊糊、马马虎虎的,不知道佛法僧三宝什么,也不知道三皈依是什么,现在我们要给它一个完整的校正,该是什么就是什么。这一点,希望大家能够有认识上的统一,能够对这种统一的所谓六和精神有正确的认知。


      和尚必需要以和为尚,但这个“和”不是茄子黄瓜一起数,是有标准、有规则、有规范的。如果没有标准,没有规范,那我们今天就很麻烦。很多人任性惯了,自己搞一套,给人授三皈依,甚至有人给人授“网上皈依”,没有名正言顺地担当,只是为了某种企图,那是佛法吗?那只能叫附佛法外道。为什么这么说啊?外道,就是你心外求法。违背三皈依就是外道!大家要明白,心外求法、搞个人崇拜是外道。搞个人崇拜不是外道吗?大家把佛法都扔了,就跟一个人学,最后这个人完了,大家都跟着完了。三宝,是三个,不是一个。


四、 僧团的重要性


由此看来,僧团非常重要,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:



(1)从自利的角度而言,僧团是修身养性、陶铸圣贤的大冶洪炉,所以僧团是我们慧命的依止根本。


太虚大师说,佛教有三个定位:信仰定位、寺院定位、僧伽定位。我们的信仰对象是佛陀,是悲智圆满具足的觉者!不是鬼神之类的生命现象;我们传播佛陀正法是依托合法寺院来完成的,离开合法寺院没有权威性;我们弘扬正法的责任,是靠出家的僧宝完成的。这是不可回避的权威定位。


如果我们现在认为:“我学佛了,可以胡来,可以不遵守法律,可以没有道德,可以不遵守三皈依,可以没有三个定位……”那么,这样的信仰就是自以为是,就是别有用心,就是借教敛财!哪怕你说得天花乱坠,没有用,因为你违背法律,违背道德,违背三皈依等规则。那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佛教徒。大家一定要注意!


三世诸佛皆出家,不出家不能成佛。虽然有佛菩萨示现为居士,但居士不能示现成佛,没有办法示现成佛。所以要想成佛必须要出家,必须要“割爱辞亲,剃除须发,息心达本,故名沙门”,必须要有这样一个台阶才可以。


(2)就利他的角度而言,僧团是住持正法、度化众生的集体力量,不是单纯地皈依个人,优秀的法师只能称善知识!僧团的重要性由此可知。

住持正法,度化众生是整个僧团共同的责任,不是某一个出家人个人的成就。比如极乐寺,哪里是个人的力量成就的?不是,是集体(僧宝、僧团)的力量成就的,而且是延续下来的定位因缘。无论个人的力量多大,都离不开僧团,如果离开僧团,那就是无源之水,无根之木。所以,个体的出家僧人是不存在的!搞个人崇拜不是佛教的伦理!


所以我们就要明白,佛法赖僧传。僧侣住在哪里?住在僧团里。僧侣不能到外面去自己弄一个房子住,也不能越位,不能否定僧团,也不能说“我就替代僧团”。所以我们要遵守规则,遵守秩序,这样佛教正法才有希望。近代佛教出现了一些问题,其实就是否定三宝,否定三个定位的结果。无论愿不愿意承认……


五、僧人的定位


僧人要有僧人的责任、僧人的使命,最基本的还要有僧人的一个定位。曾经说过,独身、住在合法寺院里(省政府最终批准的)、吃素、穿僧装、被省级宗教团体(就是省佛教协会)僧人最终资格认定、需省宗教事务局最终备案,这是僧人必不可少的责任。如果离开了这种责任,这种基本的定位都没有了,那么什么是、什么不是就变得混淆了。所以我们既然做一个佛弟子,应该在定位上有一个清晰的认识。


比丘(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,男的叫比丘,女的叫比丘尼)有三个意思:乞士、怖魔、破恶,这三个意思很重要。


(1)乞士。士是古代知识分子阶层,是很有尊严、很有地位的。乞士就是有尊严的乞丐。不是那种说我脸皮都不要了,然后管人要东西,那不瞎扯吗?

(2)怖魔。能够使魔恐怖。你想想,就像有人说:“唉,我被附体了,我着魔了。”来问法师,法师就说:“没事!”因为真的没有事,那么就给你一个安定剂,改变了你的心,然后你就觉得没事。你相信没有事,那肯定就没有事了。

(3)破恶。你行五戒十善(五戒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;十善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、不贪、不瞋、不痴),守戒律,那你肯定破恶;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,肯定是破恶的。


你看看,比丘有三个意思——乞士、怖魔、破恶,完成这三个意思的内涵才叫比丘,否则不叫比丘。大家明白了之后,再回到现实生活中,再去看比丘,你就看看他有没有这三个意思,那么真的假的一目了然。我想,有时候你不知道法,不闻法,那你怎么能够鉴别呢?你一旦知道了,马上就明白,马上就有择法眼,是不一样的。


六、宗教活动在合法宗教活动场所

之内进行


如所从事的职业没有违犯国法,或是所在国家所禁止的内容,就是正业。如国法所不许,或不许民间经营的,不允许国外人经营的,比如说鸦片,那就不是正业。如果我们从事这种非正业的东西,那就不可以,因为违背了国家的法律。鸦片,你不可以种,如果你种了就犯法。你种种试试,那不行,警察不知道就算了,知道了你犯法。你说:“侥幸,他万一发现不了哪!”我跟你说,犯法的事不做,你理直气壮;犯法的事做了之后,你肯定不理直气壮,我们应明白这个道理。所以奉劝佛教徒,我们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,这样的话,你的宗教信仰受法律保护。如果你偷偷摸摸地搞非法活动……


就像宗教的活动,我们中国的法律规定,宗教活动是在宗教活动场所(合法的)之内进行的。这个宗教活动场所是政府批准的,政府没有批准的,请你不要去。你说“我上瘾了,就愿意去”,那你去我也没办法,我们只是点到为止。政府没有批的,你去干什么呢?中国法律不批准的也理直气壮吗?不一定。有特殊的因缘,但是绝不理直气壮,我只能说到这里,因为我们现实中的一些管理有二轨制。


寺院里的出家人,政府要管的,寺院要管的,可是外边那些假冒僧人,外边那些假活动场所没人管,也很兴盛,那有什么办法呢?我说了,不合法就不属于正业,更何况你所从事的信仰也不理直气壮。


不论是国民还是你到国外去,都应当遵守自己国家的法律或者遵守所在国家的法律,我们必须要清楚这一点。今天很多人,因为“我有信仰”就理直气壮,就可以犯法,那不行的。因为你有信仰,你应该比社会一般的人做得还好,才合格,你才理直气壮。


七、假冒僧人有六十万


人们不愿意吃苦,不愿意吃亏。吃苦的时候,也有人愿意,但那是没有意义的苦;吃亏的时候,往往不是吃亏,是上当受骗,这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。这些问题都是正常的,都是我们修行过程中的故事。纵观我们现实中的佛教界,有几个是真正的正知正见呢?有几个是真正有智慧的?我们不敢说。


北京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有一个副院长,他也是中央统战部的。他来到极乐寺,说了一个信息:“在北京市,有五百多位假活佛被大老板所包养。”我说:“不可能吧!”“我们说的是比较准确的信息。”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。第二个信息:一个专家统计,全国的真僧人有二十二万,假冒僧人有六十万。


哲学家说:“我爱你们,你们要注意了!”这真的是让我目瞪口呆的一件事。这个数字不是一个打假的问题,这是一个社会问题。假的比真的更滋润,假的比真的更嚣张,所以真的面对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,我们今天的环境更恶劣。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,我们成就应该说更容易。如果没有这些个逆增上缘,我们今天就不可能沉下心来,因为我们知道,这些个所谓的假的,完全是为了名利;真的,是要为了解脱,这个大家是应该清楚的。


“不求名利不求荣,只么随缘度此生。一个幻躯能几时,为他闲事长无明。”在那儿计较啊,在那儿纠缠哪……你是佛教徒,你应该学佛!能坚持就去坚持,能打假就打假,打不了自己改变自己。我们说:“尊重真僧人,不恨假冒僧人。”不恨!恨人家干什么?存在就合理,合理只是一个过程,注定要消亡的。无论是生命还是慧命,肯定都是没有的,这个我们需要注意。


八、 跟我熟的敢骗人吗?


皈依三宝,烦恼化解了,常常遇到善友。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好人慢慢地就跟好人交了朋友,坏人慢慢地就跟坏人交了朋友。皈依三宝的人一定是做好人,一定要有智慧,所以常跟善人为友。


但我们说的是真正皈依三宝的人。如果不是真正皈依三宝的人,他也会顶着一个所谓的佛教徒的招牌,结果到处遇到恶知识,到处上当受骗,学佛有年,不知道佛是什么?


有一个市佛教协会理事,很善良,是个医生。他向我们炫耀:“静波法师,我给出家人看病,从来就没要过钱。”我们非常诧异,于是就搞了一次调查。调查的结果是:他从来没给一个真僧人看过病,看病的都是假冒僧人,他自己也很尴尬。


有一次,他在街上买了两个王八,要拿到极乐寺来交给我放生,走到门口就遇到一个假冒僧人。假冒僧人问他:“你找谁呀?”他说:“我找静波法师。”假冒僧人说:“哎呦,他忙死了!”医生说:“我打算拿这个王八让他放生啊。”假冒僧人说:“你交给我吧,找时间我转交给他。”医生于是把王八交给了那个假冒僧人。晚上他打电话问我:“静波法师,我那王八呢?”我说:“什么王八?”“完了,完了,我那王八被骗走了。”我告诉你,这都是真人真事。


我们很多佛教徒在寺院内被人骗了,骗子往往会说跟我熟……而跟我熟的人会骗人吗?跟我熟的人应该规范自己!所以千万别说跟我熟,也千万要警惕说跟我熟的人……根据他的行为:你可以怀疑他,质问他:“你怎么可以这样干呢?”跟我熟的人,应该把自己管理好。


皈依三宝,你每每接触的人都是善人,都是好人。因为你真正皈依三宝了,你就有鉴别能力,你就有自律能力!也就是当自己可爱了,然后别人才来爱你,好人才来找你。有人稀里糊涂地学佛,就一糊涂虫,而且自己又不检点,那他遇到的人肯定都是不善的人。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我们要去思考这些问题。


九、 你有佛缘,你要请佛   


我们也常说:当真僧人不真的时候,假冒僧人就不假了;同样当假冒僧人不假的时候,真和尚也就很难真。这是一个非常莫名其妙的时代,真假难分,善恶难辨,你说不清楚;雾里看花,水中望月,一片朦胧,一地鸡毛,就是你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,所以非常有意思。出家是要担当的,是要有正见的。


如果能够护持正法,护持我们的正知正见,我们才叫真正的有善根,才叫真正的有佛缘。只有正见,这样的话,我们的修行才是正行,我们的修学佛法才叫做精进。不然的话,那必然是南辕北辙。什么叫南辕北辙?就是你想往南去,但是你却往北跑,这个结果就是背道而驰。


我们不能被人家蒙,不能被人骗。有人一算命说:“哎呀,你有佛缘,你要请佛。”傻呼呼地请佛,有时候遇到我了,问我:“法师,他们说我有佛缘,我有没有啊?”我说:“你懂不懂佛法呀?”“不懂。”“不懂,你有什么佛缘?那不瞎搅和吗?”所以这个是瞎胡闹。


我希望大家能注意到这一方面,为什么?因为如果我们的发心是正确的,我们的正见和正定是具备的,学佛就会天天进步,学佛就会使我们的身心净化,自己会得到佛法的利益。在不知不觉之中,我们的身心就净化成为一个贤圣之人,会做一个贤圣僧;首先在世间会成为一个贤人,是一个好人。


学佛,如果你连个好人都做不了,这个就很麻烦。我不怕你怪,但就怕你坏。你怪没关系,你怪:我不伤害别人,我不违背法律,我不失去道德,都没问题,但一定是一个好人,我觉得这是最关键的。当然,做好人太难,做好人往往不平衡,往往心里头失落。但是我觉得走下去,你会发现,你终于会感悟,如果就轮回而言,做好人一定会得好报的;如果从解脱而言,做好人一定是成佛的资粮,一定是解脱的资粮。


十、假冒僧人开光


尤其是那个平安保险公司,最可笑的是:在外边弄个假冒僧人给老虎开光,又冒充是极乐寺的。省统战部找我,说:“哎,你派谁去的?”“没派任何人,假的!”但是假的比真的更有市场。所以我们就觉得,不是我们病了,是我们这个社会病了,颠倒黑白,正邪已经完全颠倒了。


现在很多干坏事的人,都打着我或者是极乐寺出家人的招牌。如果确实是我寺院的,或者是我本人,我也不怕举报,我也敢负责任。我也必须给大家说清楚,现在整个社会都混乱,混乱就得靠你有智慧;如果你没有智慧,就冒傻气,那你就上当受骗。


我们希望大家不仅仅知道有六和(见和同解、戒和同修、利和同均、意和同悦、口和无诤、身和同住),而且现在还有六个标准,这六个标准,我们那位统战部长都知道了:“早上,那个静波说有五(六)”个标准。没有错!


哪都有标准,没有标准还行吗?就像你高考似的,什么分数段就到什么学校去。我们学佛的质量也如此,什么付出、分数段,就到哪个佛国去,就到什么品位去。说不说理?说理,一直都说理。有人说:“那佛还能有差别?”有差别。为什么有差别?因为努力。如果你不努力,那你当然去不了了;你努力得好一点,有大智慧;你慈悲,功德圆满,那就不一样。所以,希望大家能注意到这样一个标准,这个标准是有意义的。


十一、我师父让我把这个佛像交给你


你看现在骗人,都利用你的心态。到五台山去,一看那几个人,哪个有钱,哪个没钱,都看得差不多:有钱的人都比较骄傲,头抬得比较高,走路非常自信;没钱的人呢,基本上就比较自卑,这是事实。你看,研究人都能研究透,有钱的人穿得也比较好,反正各方面都表现得很优秀,很突出,他自己也不愿意显得很窝囊,也愿意往前蹿。假冒僧人一看,好了,把别人都让过去了,就把他叫住。“你过来,你过来。”“我过来干什么?”“你过来,过来。”“什么意思?”他觉得自己被重视了,又疑惑又骄傲。假冒僧人说:“我师父交待我,三个月前就让我在这儿等你,把这个佛像交给你。”他一看,谁也没交,就交给他了,他多骄傲,他被重视了,他来历不凡,马上有多少钱拿多少钱吧!不用别人暗示。你想想,他回去还骄傲哪!“就我得到了!”是,就他上当了,这样的故事挺多的。


为什么?人家会看,你也会看,不信你琢磨琢磨,你都能琢磨出道理来。我上一次到北京的时候,一个人就跟我讲,他吃一个哑巴亏,最后再看见僧人就别扭。他被假冒僧人蒙了,看见真僧人别扭,你说真僧人是不是冤枉?真是很冤枉。我本身就冤枉。后来他一旦明白自己被骗了:“原来如此,不是僧人都应该这样!”


告诉大家,不要图什么。我跟你说,你要是图什么,你就容易上当。你要是不贪心,你要是不想赢钱,你能输钱吗?你不赌,你也不会输。这一点,请大家一定要注意。学佛了就要有智慧,有抵抗力;没有智慧,没有抵抗力,那怎么能行呢?


燃灯佛有一个非常好的法传给善慧菩萨(释迦牟尼佛前身)了,善慧菩萨恰恰也得到了这个神秘的法——很神秘、很奇特、质量很高的一个法(燃灯佛给他授记,未来成为释迦牟尼佛),我们一般人也都这么误解。因此人们的心都向外求,人们的心都不安分了,都去朝山,都去找那高僧大德去了。找也没找着,最后以为是高僧大德了,原来上当一场。不肯向内求,向外求的结果就很麻烦。


十二、“极乐寺的僧人”把他骗了


释迦牟尼佛有一个弟子要到国外去弘法,临走的时候,他就向佛陀请示教诲:“我应该注意什么呀?我应该怎么做呀?”佛陀就告诉他:“不违国王法,不违毗尼行。”就是你不要在那个国家里违背那个国家的法律,也不要违背佛教的戒律。


不违背国家的法律,人家会保护你;不违背佛教的戒律,人家会尊重你,保护你,尊重你,佛法才可以兴旺。如果你所从事的是非法的,是不守戒律的,国家不保护你,法律不保护你,百姓也不尊重你,那你完了。


可是今天社会上有很多人,包括我们佛教徒,也辨别不清真假。你看,那个假冒僧人也打着极乐寺的招牌去化缘,有人骗了,然后他跑到我这里来算账来了。前些天还有一伙人来了,说是极乐寺的僧人把他骗了。我说:“你只要发现我这里的任何一个人,包括我自己,是当事人,骗了你,我们肯定担当负责。”找来找去也没有,最后反问我们:“为什么外边的假冒僧人你们不管?”请问我们能管得了吗?你赋予我权利?我恨不得我拥有这个权利,可是我没有。他抱怨,我说:“对不起,你的期望值太高了,我们做不到。”


这是社会问题,我们能管得了吗?管不了。所以由此也提醒大家把握好自己,要辨别是非,别弄得他说是极乐寺的就是极乐寺的。


前几天,双鸭山的一个寺院里的一位出家人被骗了,骗子就打着我的招牌骗的。说是我让他往卡里打钱,然后他就蒙了:“这出家人怎么这样呢?”其实哪里是我啊?不是我。但是不是我的事儿,他就变成了我,所以大家要提高警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