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法眼藏篇

印光法师:千万不可说持名念佛这个法门太浅!

 印光法师:千万不可说持名念佛这个法门太浅!

      印光法师(1861~1940),即释印光,法名圣量,字印光,自称常惭愧僧,又因仰慕佛教净土宗开山祖师——当年在庐山修行的慧远大师,故又号继庐行者。大师俗姓赵,名丹桂,字绍伊,号子任。陕西郃阳(今合阳)孟庄乡赤城东村人。大师振兴佛教尤其是净土宗,居功至伟,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。大师在佛教徒中威望极高,与近代高僧虚云、太虚、谛闲等大师是均为好友,弘一大师更是拜其为师,其在当代净土宗信众中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及。圆寂后被尊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,因为大师的种种神迹,佛教徒深信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化身(《印光大师永思集》中有相关记载)。


       大师化人无数,最被人称道的是,无论是谁,只要写信请教,大师都回信指点迷津,由其回信集结而成的《印光大师文钞》,被认为是佛教徒尤其是净土宗信众的修行宝典。


图片


南无阿弥陀佛


图片



文钞原文:


◎切不可谓,持名一法浅近,舍之而修观像、观想、实相等法。夫四种念佛,唯持名最为契机。持至一心不乱,实相妙理,全体显露,西方妙境,彻底圆彰。即持名而亲证实相,不作观而彻见西方。持名一法,乃入道之玄门,成佛之捷径。今人教理观法,皆不了明。若修观想实相,或至着魔。弄巧成拙,求升反堕。宜修易行之行,自感至妙之果矣。


白话译文:


◎千万不可说持名念佛这个法门太浅近,丢弃它而去修观像、观想、实相念佛等法门。在四种念佛法门中,只有持名念佛法门最为契机。持到一心不乱,实相妙理,全体显露,西方妙境,和盘托出。即持名而亲证实相,不作观而彻底看见西方。持名一法,是入道的玄门,成佛的捷径。今天的人对教理观法,都不清楚明白,若修观想实相,也许会引起着魔,弄巧成拙,求升凡堕。应当修易行之行,自然感来最妙的果了。


——《印光法师文钞》·与徐福贤书